淮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全面加強新形勢下森林防滅火工作的實施意見

發布時間:2024-03-18 16:55信息來源:淮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文字大?。篬    ] 背景色:       

縣、區人民政府,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全面加強新形勢下森林防滅火工作要求,全面推進防滅火一體化,持續提升我森林火災綜合防控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特大火災風險,經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堅持源頭治理,筑牢森林防滅火根基

一)嚴格火源管控。依法劃定調整高火險區,適時發布禁火令。加強野外用火管理,嚴格落實野外用火審批制度,嚴格落實防火檢查、日常巡護等常態化管控手段,倡導綠色祭祀、文明祭祀,有效減少人為火災發生。建立林區周邊秸稈禁燒和森林防火聯防聯控機制。強化毗鄰地區森林防滅火聯防聯控聯動,及時妥善處置際交界處火情。責任單位:市林業局、應急管理局;配合單位:市公安、民政、生態環境、農業農村、文化和旅游,各縣區人民政府。以下各項任務均涉及各縣區人民政府,不再列出

二)持續推進火災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加強森林火災風險普查、評估、區劃等工作和成果運用。突出自然保護、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城市面山及宗教活動場所等重點區域,林區輸配電、石油天然氣設施等重要目標,建立隱患排查動態清單,做到整改責任、措施、資金、時限、預案“五落實”。重大火險隱患實行掛牌督辦、整改銷號。探索建立重大問題隱患責任倒查機制,提升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實效。各有關部門在各級森防指組織下,協同開展本行業領域的森林火災隱患排查整治。責任單位:市林業局;配合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公安、民政、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文化和旅游、應急管理、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網淮南供電公司

三)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林區各類工程建設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防滅火設施。因地制宜開展林區防火道路建設,提升森林防火應急路網密度,力爭到2025年國有林區路網密度達到3.1/公頃、重點林區林火阻隔網密度達到4.7/公頃。優先提升重點區域和重要目標基礎防范水平,健全防火道、隔離帶、視頻監控、蓄水池等為一體的防滅火設施。各級按照集體林區森林防滅火基礎設施建設指南,加快補足基礎設施建設短板。責任單位:市林業局、應急管理局;配合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文化和旅游、交通運輸局)

四)強化安全文化宣傳教育。教育部門要將森林防滅火內容納入林區學校開學第一課;民政部門要結合殯葬改革,引導群眾移風易俗,落實文明祭掃;文化和旅游部門要負責督導A級旅游景區開展防滅火教育宣傳;農業農村部門要指導村民委員會加強防滅火宣傳;通信管理部門要協調電信基礎運營商在重點防火期內發送防滅火安全提示短信。森林防滅火指揮部其他成員單位和相關部門要積極作為,協同開展防滅火宣傳教育。各級政府要通過電視廣播、微信微博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手段,開展森林防滅火公益宣傳和重要時段的安全提示,加強緊急避險、自救互救等宣傳教育。責任單位:市林業局、應急管理;配合單位:市森防指其他成員單位

二、強化力量建設,穩步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五)建強指揮體系。按照上下基本對應原則,動態調整森防指成員單位,形成統一高效的指揮體系。加強各級指揮機構辦公室和主管部門業務能力建設,在主管部門領導班子中配備防滅火實戰經驗豐富的領導干部。實行指揮員隊伍持證上崗制度,自2024年開始,每2年對縣鄉專職指揮員開展一遍輪訓,并實施動態考核評估,全面提升一線指揮員現場決策指揮能力。責任單位:市應急管理、林業局;配合單位:市森防指有關成員單位

六)優化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各級森林防滅火指揮部及其辦公室牽頭抓總作用,健全會商研判、預警響應、信息共享、督導檢查、信息報告、力量調用、警示約談、調查評估等工作機制,建立規范的工作運行秩序。探索建立高火險期實戰化運行,實行主要成員單位聯合值守制度。責任單位:市應急管理、林業局;配合單位:市森防指有關成員單位

七)強化地方森林消防專業量建設。實施地方森林消防隊伍建設標準和訓練考核大綱,推動隊伍建設標準化、管理規范化、裝備機械化。依托基層消防站所建設,將森林防滅火與城鄉火災防治同步規劃、同步建設。進一步加強民兵等力量及干部群眾防滅火技能訓練和裝備配備。利用購買服務方式鼓勵、支持社會救援力量參與防滅火工作。責任單位:市應急管理、林業局;配合單位:市財政、淮南區戰備建設、武警淮南支隊、消防救援

八)強化應急準備。及時組織修訂各級應急預案,制定極端情況森林火災專項預案。統籌轄區各類森林消防應急救援力量,建立健全聯防聯訓聯戰機制。動態優化力量部署,在重點時段、重點地區實施指揮、力量、裝備靠前駐防。加強森林火災應急情景構建研究,深化對不同區域環境、多方力量協同、多種作戰樣式綜合運用的戰法研究。各縣區每年至少開展1次應急演練。責任單位:市應急管理、林業局;配合單位:市森防指有關成員單位

三、強化科技賦能,不斷提升智能化防控水平

九)強化科技支撐和人才培養。鼓勵高等學校、職業院校、科研院所開設防滅火相關學科專業,搭建科技創新平臺,發布應用場景,引導高新技術企業加強對智慧防滅火技術和智能裝備器材的研發應用。責任單位應急管理、林業局;配合單位教育體育、科學技術、經濟和信息化

十)持續提升信息化水平。普及應用“防火碼”、“互聯網+防火”等防控手段,實現信息共享、互聯互通。以國家森林防滅火信息共享平臺為依托,以省級監測預警平臺為骨干,以市縣預警監測系統為補充,建立上下貫通、左右銜接、融合集成的預警監測體系。建立森林火險中長期預測和短臨預報制度,及時發布預報預警信息。推進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和森林防火信息化系統建設,構建“空”一體的監測預警體系。加強重點林區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無線集群、衛星、無線網格網絡自組網等多種技術手段相結合的應急通信網絡,保障斷路、網、斷電等極端條件下通信暢通。責任單位:市林業局、應急管理局;配合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氣象局、數據資源管理

十一)加快裝備轉型升級和配備應用。推動個人防護裝備轉型升級,推廣普及以水滅火裝備,推動滅火作戰向“風水結合、以水為主”轉變。加強運兵車、指揮車、消防水車等特種車輛配備,提升機動作戰和跨區域增援能力。加強各級防滅火物資儲備,建立級防滅火物資緊急調用和共享共用機制。責任單位:市林業局、應急管理局;配合單位:市森防指有關成員單位

四、強化法規標準建設,全面提升依法治火水平

十二)健全完善法規標準制度體系。健全完善森林防滅火法規規章制度和地方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防滅火監督、檢查、考評等制度體系。按照急用先行原則,逐步制定完善森林防滅火相關地方標準。責任單位:市應急管理、林業局;配合單位:市司法、市場監督管理

十三)加大執法檢查和追責問責力度。嚴肅追究火災肇事者法律責任,加強危害森林防滅火安全違法案件移送、信息共享、案情通報等行政執法與刑事法銜接,加大依法懲處違法犯罪行為力度。對防滅火工作中失職失責,造成嚴重后果或者惡劣影響的單位和領導干部嚴格追責問責。責任單位:應急管理、公安、林業局

五、強化組織保障,確保落地落細

十四)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工作方針,實行森林防滅火行政首長負責制。應急部門負責綜合指導各地和相關部門森林火災防控工作,牽頭開展火災預警監測和信息發布,組織指導協調火災撲救工作;林業主管部門具體負責火災預防,開展防火巡護、火源管理、日常檢查、宣傳教育、防火設施建設和火情早期處理等工作;公安部門負責火場警戒、交通疏導、治安維護、火案偵破,協同林業主管部門開展防火宣傳、火災隱患排查、重點區域巡護、違規用火處罰等工作;生態環境部門參與森林火災造成重特大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的調查處理及生態保護補償,監督森林火災造成生態破壞恢復工作。森林防火區內的村民委員會要制定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加強集體林和村民自留山等非國有林的防滅火工作。到2025年,實現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5‰以內。責任單位:市應急管理、林業局、公安、生態環境局;配合單位:市森防指其他成員單位

十五)強化資金保障。按照應急救援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原則,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合理安排相關經費,優先保障重點事項。拓寬長期資金籌措渠道,探索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多主體的防滅火投入長效機制。責任單位:市財政局;配合單位:市應急管理、林業局

十六)加大政策供給。制定出臺鄉鎮、村居森林防滅火工作指導意見,開展鄉鎮森林防滅火工作標準化試點,探索實施重點林區鄉鎮分級分類管理。針對森林防滅火工作高危行業特點,有關部門按職責完善相關政策,合理保障從業人員待遇,落實防滅火人員人身意外保險,按規定開展褒揚獎勵。各級政府根據工作實際配備防滅火專用車輛,落實車輛編制并納入特種專業技術用車管理。森林消防車輛按規定統一標識涂裝,依法依規享受應急救援車輛相關政策,確?;馂膿渚葧r快速通行。責任單位:市應急管理、林業局;配合單位:市司法、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交通運輸局)

十七)加強監督管理。進一步優化細化指標,將森林防滅火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納入林長制考核、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和督查督辦體系。責任單位:市應急管理、林業局;配合單位:市森防指各成員單位

 

 

 

淮南市人民政府辦公

2024314

為進一步了解掌握社會公眾對政策執行效果的反饋與評價,請您對該政策的制定及執行提出寶貴的意見或建議。我們將及時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斷完善。
  • 姓  名:

  • 聯系方式:

  • *內  容:

  • *驗 證 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