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2021年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焦崗湖水環境問題整改驗收銷號公示
2021年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焦崗湖水環境問題已整改完成,并通過核查驗收。根據《安徽省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實施辦法》要求,現將該問題整改完成情況公示如下:
一、整改問題
國家要求焦崗湖2015年達到Ⅲ類水質。但淮南市焦崗湖至2020年僅為Ⅳ類水質,未完成“十三五”水質目標。督察發現,焦崗湖流域城鎮生活污水配套管網建設不完善、湖區及周邊水系綜合整治工程推進滯后、違規養殖捕撈等問題突出。
二、整改實施主體
淮南市委、市政府
三、重點措施
1.2021年10月底前,完成《焦崗湖水體達標方案》實施情況評估,進一步完善治理措施。
2.組織排查流域城鎮生活污水配套管網情況,加快建設城區、景區、園區污水支管網,開展雨污分流改造和管網錯接、漏接、破損等修復整治,提高污水收集率,2022年底前完成。
3.加快主要入湖支流綜合治理,科學設定入湖河流水質目標,并實現穩定達標。加強入湖水系水質日常檢測、監管。
4.完成引江濟淮毛集實驗區截污導流工程建設。
5.科學實施湖區清淤。
6.嚴格禁止違法水產養殖、捕撈等活動,對焦崗湖流域畜禽養殖等農業面源污染進行排查整治。
四、目標任務
焦崗湖流域內城鎮、工業園區污水得到有效收集處置,入湖支流水系暢通;焦崗湖水質達到國家考核目標要求。
五、完成時限
2023年底
六、整改完成情況
(一)2022年1月,生態環境部南京環科所完成了《焦崗湖水體達標方案評估》,進一步完善了治理措施,為下一步焦崗湖水質改善和達標提供了技術支撐。
(二)全面推進城鎮生活污水配套管網建設。完成41.7公里主管網建設,全面實現了主城區和各鎮駐地、園區、景區主管網連通。開展城鄉污水支管網工程建設,完成了主城區和園區、景區支管網約33公里,對城區22個小區實施雨污分流。同時開展管網錯接、漏接、破損等修復整治工作,城鎮污水收集率達93%。
(三)全面推動主要入湖支流水系治理。建設潁鳳公路河沿河污水支管網7公里,對沿岸23處排污口進行截污納管,對9公里河道進行清淤。推動關溝綜合治理工程,完成5.3公里河道清淤,中游小型污水處理站已建設完成,下游濕地庫建設正在推進。利用鄉村振興非標債項目,建設沿湖及丁家溝沿岸農村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定期開展入湖水系水質檢測、監管。入湖支流水系水質明顯改善。
(四)完成了引江濟淮(安徽段)截污導流工程,實現了西淝河→焦崗湖→淮河水系連通,視焦崗湖流域水質,、雨情、水情實施調水、補水、生態活水。完成了丁家溝濕地庫建設,凈化毛集污水處理廠尾水,有效改善入河水質。
(五)依據《焦崗湖水環境治理總體方案》,對焦崗湖東部重點污染內源區域進行底泥疏浚。
(六)全面強化湖區管理。2021年把所有村集體管理水面移交焦崗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統一管理,統一行使湖內以及沿岸環境整治管理權限。并組建了焦崗湖綜合執法中隊,建立了信息化系統,嚴厲打擊非法養殖、捕撈等活動。2021年委托安徽農業大學編制了《焦崗湖生態漁業發展規劃》和《區養殖水域灘涂規劃》,進一步明確禁捕區、捕撈區和捕撈方式等,打擊非法捕撈行為。
加快焦崗湖流域畜禽養殖等農業面源污染排查整治。對全區79條大中溝秸稈進行了集中清理。全面改變秸稈利用方式,全區改深耕還田為打捆離田,建設了5個標準化收儲點,購買了1300萬的相關設備,建設了相關配套產業。對全區115家一定規模畜禽養殖企業進行了達標治理。委托安徽農業大學制定了《毛集實驗區種植業化肥減量增效綠色發展實施方案》,對沿水系的10個村,全部實行社會化服務托管整村推進,現已實現全區全覆蓋,實現耕種、管理、收割科學化、統一化、精細化,切實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農藥使用量已連續四年下降,實現廢棄農膜回收率達90%以上、農藥瓶袋包裝物殘物回收率達80%以上。
通過上述措施,2022年、2023年焦崗湖國控斷面水質均值達到Ⅲ類標準。
如對該問題整改完成情況有異議,請在公示期間(2024年3月21日至2024年4月3日,共10個工作日)向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反映。
監督電話:0551-62376200
電子郵箱:sthjcxq@163.com
2024年3月21日